| 设为主页 | 保存桌面 | 手机版 | 二维码
普通会员

黄石信息港

黄石分类信息网-黄石信息港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张良封侯为何只排62位 张良最后为何退隐江湖
新闻中心
张良封侯为何只排62位 张良最后为何退隐江湖
发布时间:2023-01-16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今天品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张良退隐江湖的故事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品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。

汉初三杰的张良,为什么封候只排62位,张良为什么退隐江湖?

刘邦称帝以后有过著名的一番话,那就是“夫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;镇国家,抚百姓,给饷馈,不绝粮道,吾不如萧何;连百万之众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

”这就是汉初三杰名称的由来。

也就是说,在刘邦的心目中,韩信、张良、萧何是最大的功臣。

然而事实上,在刘邦称帝封侯之时,萧何位列功臣第一位,与他同档次的张良却只排62位,这是为什么呢?

汉朝承袭秦制,采用的乃是二十等军功爵制

汉朝取秦朝代之,因此刘邦采用的是秦朝的军功爵制。

在汉朝的二十等军功爵制中,列侯是最高的爵位。

又因为刘邦曾经立下“白马之盟”,因此功臣能够获得的最大爵位也就是列侯。

那些封王的异姓王基本上都被刘邦除掉了。

卫鞅既破魏还,秦封之於、商十五邑,号为商君。

——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
所谓的军功爵制,也就是依靠军功获取爵位的制度。

在秦朝的旧制中,哪怕是功劳如商鞅,其爵位也是因为军功获得的。

因此,在这样的制度中,文臣实际上是十分吃亏的。

因为他们能够获得的军功微乎其微。

而萧何之所以能够位列列侯第一位,这其中固然有刘邦偏爱的缘故,但是更多的还有刘邦的制衡。

因为打天下之时需要的是武将,治理天下之时需要的却是文臣。

因此,哪怕刘邦手底下的这些军官军功再多,刘邦也必须得将萧何放在首位,否则这样会令文臣们心寒。

同样的,刘邦已经违逆规则封了没有多少军功的萧何为列侯榜首,如果他再将张良的位置放在很前面,那无疑又会得罪武将,这样文臣武将的势力就会再次被打破。

因此,刘邦便只能委屈张良了。

张良是谋士,谋士的下场都不太好,因此张良才想要隐退

同样的问题,当皇帝需要谋士打天下的时候,谋士对于皇帝来说就极其重要。

可是一旦皇帝将天下打下来了,那么谋士就会引起皇帝的猜忌。

别说是张良这种半路加入的,就连萧何这种从小玩到大的,其晚年照样受到刘邦的猜忌。

萧何只得自污名节以求自保。

因为他们这种谋士的能力太大了。

无独有偶,和刘邦一样是平民出身的朱元璋,其身边也有一个顶尖的谋士刘伯温。

明代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,而刘伯温仅仅只是伯爵罢了。

其遭遇和张良差不了多少。

而张良也深知“狡兔死,走狗烹;飞鸟尽,良弓藏;敌国破,谋臣亡”的哲理,在帮助刘邦平定天下以后,他就走上了摒弃人间万事,专心修道养精,不问世俗的道路。

哪怕是在刘邦翦除异姓王的过程中,张良也没有出来出谋划策。

也正因为如此,张良才能够安度晚年。

结束语

汉朝的封侯机制是按照军功定的。

刘邦为了维持文臣武将之间的平衡,已经将萧何放在了榜首,再把张良的位置放太前面就不合适了。

况且,刘邦也不是没有补偿,张良的名次虽然低,但是他是少数的几个万户侯之一。

这对于张良来说,已经足矣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